• 青草久久久国产线免观_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蜜柚_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_亚洲乱亚洲乱妇50p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pdf下载 最新软件|热门排行|软件分类|软件专题|厂商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电子图书 →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中文版 pdf电子版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中文版

    pdf电子版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中文版 网友评分:8

    同类相关软件

    软件介绍

    软件标签: 数据库系统概念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pdf是一款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书籍的电子版,用户能够通过下载这个PDF在网上进行书籍的观看,省下了购书的费用,并且网上的书籍更能方便添加书签,方便查阅。小编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的课后作业答案,让您能够更好的学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来绿色资源网下载使用吧!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pdf下载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中文版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备受赞扬的数据库系统教科书的修订版。它全面阐述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语言和数据库系统实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并将最新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实例相结合,以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概念。本书的所有概念都以一种技术上完备、而又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并尽量减少了各种符号的使用。有关银行业务的运行实例描述了各种概念的应用。本书没有采用证明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大量图示和实例来描述概念和预期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它的易理解性。主要特点:1 关于数据库实现的大量实例2 有关SQL语言的描述,包括计算推出的对于该语言修订的重要信息3 有关面向对象和对象—关系模型的深入讨论4 关于事务处理的全面论述5 充足的参考资料将概念与现实世界的数值(磁盘大小、速度等)联系在一起6 大量练习题,使内容更加丰富7 有关查询和并行处理的深入论述8 有关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事务处理基准测试、系统性能调试以及时态数据库的新资料9 关于与多媒体信息、移动式和无线计算、WWW等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当前应用的全面论述10 有关高级课题的全新描述,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数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中文版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引言

    1.1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1.2数据库系统的目标

    1.3数据视图

    1.3.1数据抽象

    1.3.2实例和模式

    1.3.3数据模型

    1.4数据库语言

    1.4.1数据操纵语言

    1.4.2数据定义语言

    1.5关系数据库

    1.5.1表

    1.5.2数据操纵语言

    1.5.3数据定义语言

    1.5.4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库访问

    1.6数据库设计

    1.6.1设计过程

    1.6.2大学机构的数据库设计

    1.6.3实体-联系模型

    1.6.4规范化

    1.7数据存储和查询

    1.7.1存储管理器

    1.7.2查询处理器

    1.8事务管理

    1.9数据库体系结构

    1.10数据挖掘与信息检索

    1.11特种数据库

    1.11.1基于对象的数据模型

    1.11.2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1.12数据库用户和管理员

    1.12.1数据库用户和用户界面

    1.12.2数据库管理

    1.13数据库系统的历史

    1.14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一部分关系数据库

    第2章关系模型介绍

    2.1关系数据库的结构

    2.2数据库模式

    2.3码

    2.4模式图

    2.5关系查询语言

    2.6关系运算

    2.7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3章SQL

    3.1SQL查询语言概览

    3.2SQL数据定义

    3.2.1基本类型

    3.2.2基本模式定义

    3.3SQL查询的基本结构

    3.3.1单关系查询

    3.3.2多关系查询

    3.3.3自然连接

    3.4附加的基本运算

    3.4.1更名运算

    3.4.2字符串运算

    3.4.3select子句中的属性说明

    3.4.4排列元组的显示次序

    3.4.5where子句谓词

    3.5集合运算

    3.5.1并运算

    3.5.2交运算

    3.5.3差运算

    3.6空值

    3.7聚集函数

    3.7.1基本聚集

    3.7.2分组聚集

    3.7.3having子句

    3.7.4对空值和布尔值的聚集

    3.8嵌套子查询

    3.8.1集合成员资格

    3.8.2集合的比较

    3.8.3空关系测试

    3.8.4重复元组存在性测试

    3.8.5from子句中的子查询

    3.8.6with子句

    3.8.7标量子查询

    3.9数据库的修改

    3.9.1删除

    3.9.2插入

    3.9.3更新

    3.10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4章中级SQL

    4.1连接表达式

    4.1.1连接条件

    4.1.2外连接

    4.1.3连接类型和条件

    4.2视图

    4.2.1视图定义

    4.2.2SQL查询中使用视图

    4.2.3物化视图

    4.2.4视图更新

    4.3事务

    4.4完整性约束

    4.4.1单个关系上的约束

    4.4.2not null约束

    4.4.3unique约束

    4.4.4check子句

    4.4.5参照完整性

    4.4.6事务中对完整性约束的违反

    4.4.7复杂check条件与断言

    4.5SQL的数据类型与模式

    4.5.1SQL中的日期和时间类型

    4.5.2默认值

    4.5.3创建索引

    4.5.4大对象类型

    4.5.5用户定义的类型

    4.5.6create table的扩展

    4.5.7模式、目录与环境

    4.6授权

    4.6.1权限的授予与收回

    4.6.2角色

    4.6.3视图的授权

    4.6.4模式的授权

    4.6.5权限的转移

    4.6.6权限的收回

    4.7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5章高级SQL

    5.1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访问数据库

    5.1.1JDBC

    5.1.2ODBC

    5.1.3嵌入式SQL

    5.2函数和过程

    5.2.1声明和调用SQL函数和过程

    5.2.2支持过程和函数的语言构造

    5.2.3外部语言过程

    5.3触发器

    5.3.1对触发器的需求

    5.3.2SQL中的触发器

    5.3.3何时不用触发器

    5.4递归查询**

    5.4.1用迭代来计算传递闭包

    5.4.2SQL中的递归

    5.5高级聚集特性**

    5.5.1排名

    5.5.2分窗

    5.6OLAP**

    5.6.1联机分析处理

    5.6.2交叉表与关系表

    5.6.3SQL中的OLAP

    5.7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6章形式化关系查询语言

    6.1关系代数

    6.1.1基本运算

    6.1.2关系代数的形式化定义

    6.1.3附加的关系代数运算

    6.1.4扩展的关系代数运算

    6.2元组关系演算

    6.2.1查询示例

    6.2.2形式化定义

    6.2.3表达式的安全性

    6.2.4语言的表达能力

    6.3域关系演算

    6.3.1形式化定义

    6.3.2查询的例子

    6.3.3表达式的安全性

    6.3.4语言的表达能力

    6.4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二部分数据库设计

    第7章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

    7.1设计过程概览

    7.1.1设计阶段

    7.1.2设计选择

    7.2实体-联系模型

    7.2.1实体集

    7.2.2联系集

    7.2.3属性

    7.3约束

    7.3.1映射基数

    7.3.2参与约束

    7.3.3码

    7.4从实体集中删除冗余属性

    7.5实体-联系图

    7.5.1基本结构

    7.5.2映射基数

    7.5.3复杂的属性

    7.5.4角色

    7.5.5非二元的联系集

    7.5.6弱实体集

    7.5.7大学的ER图

    7.6转换为关系模式

    7.6.1具有简单属性的强实体集的表示

    7.6.2具有复杂属性的强实体集的表示

    7.6.3弱实体集的表示

    7.6.4联系集的表示

    7.7实体-联系设计问题

    7.7.1用实体集还是用属性

    7.7.2用实体集还是用联系集

    7.7.3二元还是n元联系集

    7.7.4联系属性的布局

    7.8扩展的ER特性

    7.8.1特化

    7.8.2概化

    7.8.3属性继承

    7.8.4概化上的约束

    7.8.5聚集

    7.8.6转换为关系模式

    7.9数据建模的其他表示法

    7.9.1ER图的其他表示法

    7.9.2统一建模语言UML

    7.10数据库设计的其他方面

    7.10.1数据约束和关系数据库设计

    7.10.2使用需求:查询、性能

    7.10.3授权需求

    7.10.4数据流、工作流

    7.10.5数据库设计的其他问题

    7.11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8章关系数据库设计

    8.1好的关系设计的特点

    8.1.1设计选择:更大的模式

    8.1.2设计选择:更小的模式

    8.2原子域和第一范式

    8.3使用函数依赖进行分解

    8.3.1码和函数依赖

    8.3.2BoyceCodd范式

    8.3.3BCNF和保持依赖

    8.3.4第三范式

    8.3.5更高的范式

    8.4函数依赖理论

    8.4.1函数依赖集的闭包

    8.4.2属性集的闭包

    8.4.3正则覆盖

    8.4.4无损分解

    8.4.5保持依赖

    8.5分解算法

    8.5.1BCNF分解

    8.5.23NF分解

    8.5.33NF算法的正确性

    8.5.4BCNF和3NF的比较

    8.6使用多值依赖的分解

    8.6.1多值依赖

    8.6.2第四范式

    8.6.34NF分解

    8.7更多的范式

    8.8数据库设计过程

    8.8.1ER模型和规范化

    8.8.2属性和联系的命名

    8.8.3为了性能去规范化

    8.8.4其他设计问题

    8.9时态数据建模

    8.10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9章应用设计和开发

    9.1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

    9.2Web基础

    9.2.1统一资源定位符

    9.2.2超文本标记语言

    9.2.3web服务器和会话

    9.3servlet和JSP

    9.3.1一个servlet的例子

    9.3.2servlet会话

    9.3.3servlet的生命周期

    9.3.4servlet支持

    9.3.5服务器端脚本

    9.3.6客户端脚本

    9.4应用架构

    9.4.1业务逻辑层

    9.4.2数据访问层和对象-关系映射

    9.4.3Web服务

    9.4.4断连操作

    9.5快速应用开发

    9.5.1构建用户界面的工具

    9.5.2Web应用框架

    9.5.3报表生成器

    9.6应用程序性能

    9.6.1利用缓存减少开销

    9.6.2并行处理

    9.7应用程序安全性

    9.7.1SQL注入

    9.7.2跨站点脚本和请求伪造

    9.7.3密码泄露

    9.7.4应用程序认证

    9.7.5应用级授权

    9.7.6审计追踪

    9.7.7隐私

    9.8加密及其应用

    9.8.1加密技术

    9.8.2数据库中的加密支持

    9.8.3加密和认证

    9.9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项目建议

    工具

    文献注解

    第三部分数据存储和查询

    第10章存储和文件结构

    10.1物理存储介质概述

    10.2磁盘和快闪存储器

    10.2.1磁盘的物理特性

    10.2.2磁盘性能的度量

    10.2.3磁盘块访问的优化

    10.2.4快闪存储

    10.3RAID

    10.3.1通过冗余提高可靠性

    10.3.2通过并行提高性能

    10.3.3RAID级别

    10.3.4RAID级别的选择

    10.3.5硬件问题

    10.3.6其他的RAID应用

    10.4第三级存储

    10.4.1光盘

    10.4.2磁带

    10.5文件组织

    10.5.1定长记录

    10.5.2变长记录

    10.6文件中记录的组织

    10.6.1顺序文件组织

    10.6.2多表聚簇文件组织

    10.7数据字典存储

    10.8数据库缓冲区

    10.8.1缓冲区管理器

    10.8.2缓冲区替换策略

    10.9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11章索引与散列

    11.1基本概念

    11.2顺序索引

    11.2.1稠密索引和稀疏索引

    11.2.2多级索引

    11.2.3索引的更新

    11.2.4辅助索引

    11.2.5多码上的索引

    11.3B+树索引文件

    11.3.1B+树的结构

    11.3.2B+树的查询

    11.3.3B+树的更新

    11.3.4不唯一的搜索码

    11.3.5B+树更新的复杂性

    11.4B+树扩展

    11.4.1B+树文件组织

    11.4.2辅助索引和记录重定位

    11.4.3字符串上的索引

    11.4.4B+树索引的批量加载

    11.4.5B树索引文件

    11.4.6闪存

    11.5多码访问

    11.5.1使用多个单码索引

    11.5.2多码索引

    11.5.3覆盖索引

    11.6静态散列

    11.6.1散列函数

    11.6.2桶溢出处理

    11.6.3散列索引

    11.7动态散列

    11.7.1数据结构

    11.7.2查询和更新

    11.7.3静态散列与动态散列比较

    11.8顺序索引和散列的比较

    11.9位图索引

    11.9.1位图索引结构

    11.9.2位图操作的高效实现

    11.9.3位图和B+树

    11.10SQL中的索引定义

    11.11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12章查询处理

    12.1概述

    12.2查询代价的度量

    12.3选择运算

    12.3.1使用文件扫描和索引的选择

    12.3.2涉及比较的选择

    12.3.3复杂选择的实现

    12.4排序

    12.4.1外部排序归并算法

    12.4.2外部排序归并的代价分析

    12.5连接运算

    12.5.1嵌套循环连接

    12.5.2块嵌套循环连接

    12.5.3索引嵌套循环连接

    12.5.4归并连接

    12.5.5散列连接

    12.6其他运算

    12.6.1去除重复

    12.6.2投影

    12.6.3集合运算

    12.6.4外连接

    12.6.5聚集

    12.7表达式计算

    12.7.1物化

    12.7.2流水线

    12.8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13章查询优化

    13.1概述

    13.2关系表达式的转换

    13.2.1等价规则

    13.2.2转换的例子

    13.2.3连接的次序

    13.2.4等价表达式的枚举

    13.3表达式结果集统计大小的估计

    13.3.1目录信息

    13.3.2选择运算结果大小的估计

    13.3.3连接运算结果大小的估计

    13.3.4其他运算的结果集大小的估计

    13.3.5不同取值个数的估计

    13.4执行计划选择

    13.4.1基于代价的连接顺序选择

    13.4.2采用等价规则的基于代价的优化器

    13.4.3启发式优化

    13.4.4嵌套子查询的优化**

    13.5物化视图**

    13.5.1视图维护

    13.5.2增量的视图维护

    13.5.3查询优化和物化视图

    13.5.4物化视图和索引选择

    13.6查询优化中的高级话题**

    13.6.1topK优化

    13.6.2连接极小化

    13.6.3更新的优化

    13.6.4多查询优化和共享式扫描

    13.6.5参数化查询优化

    13.7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四部分事务管理

    第14章事务

    14.1事务概念

    14.2一个简单的事务模型

    14.3存储结构

    14.4事务原子性和持久性

    14.5事务隔离性

    14.6可串行化

    14.7事务隔离性和原子性

    14.7.1可恢复调度

    14.7.2无级联调度

    14.8事务隔离性级别

    14.9隔离性级别的实现

    14.9.1锁

    14.9.2时间戳

    14.9.3多版本和快照隔离

    14.10事务的SQL语句表示

    14.11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15章并发控制

    15.1基于锁的协议

    15.1.1锁

    15.1.2锁的授予

    15.1.3两阶段封锁协议

    15.1.4封锁的实现

    15.1.5基于图的协议

    15.2死锁处理

    15.2.1死锁预防

    15.2.2死锁检测与恢复

    15.3多粒度

    15.4基于时间戳的协议

    15.4.1时间戳

    15.4.2时间戳排序协议

    15.4.3Thomas写规则

    15.5基于有效性检查的协议

    15.6多版本机制

    15.6.1多版本时间戳排序

    15.6.2多版本两阶段封锁

    15.7快照隔离

    15.7.1更新事务的有效性检验步骤

    15.7.2串行化问题

    15.8插入操作、删除操作与谓词读

    15.8.1删除

    15.8.2插入

    15.8.3谓词读和幻象现象

    15.9实践中的弱一致性级别

    15.9.1二级一致性

    15.9.2游标稳定性

    15.9.3跨越用户交互的并发控制

    15.10索引结构中的并发**

    15.11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16章恢复系统

    16.1故障分类

    16.2存储器

    16.2.1稳定存储器的实现

    16.2.2数据访问

    16.3恢复与原子性

    16.3.1日志记录

    16.3.2数据库修改

    16.3.3并发控制和恢复

    16.3.4事务提交

    16.3.5使用日志来重做和撤销事务

    16.3.6检查点

    16.4恢复算法

    16.4.1事务回滚

    16.4.2系统崩溃后的恢复

    16.5缓冲区管理

    16.5.1日志记录缓冲

    16.5.2数据库缓冲

    16.5.3操作系统在缓冲区管理中的作用

    16.5.4模糊检查点

    16.6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丢失的故障

    16.7锁的提前释放和逻辑undo操作

    16.7.1逻辑操作

    16.7.2逻辑undo日志记录

    16.7.3有逻辑undo的事务回滚

    16.7.4逻辑undo中的并发问题

    16.8ARIES**

    16.8.1数据结构

    16.8.2恢复算法

    16.8.3其他特性

    16.9远程备份系统

    16.10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五部分系统体系结构

    第17章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7.1集中式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17.1.1集中式系统

    17.1.2客户-服务器系统

    17.2服务器系统体系结构

    17.2.1事务服务器

    17.2.2数据服务器

    17.2.3基于云的服务器

    17.3并行系统

    17.3.1加速比和扩展比

    17.3.2互连网络

    17.3.3并行数据库体系结构

    17.4分布式系统

    17.4.1分布式数据库示例

    17.4.2实现问题

    17.5网络类型

    17.5.1局域网

    17.5.2广域网

    17.6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18章并行数据库

    18.1引言

    18.2I/O并行

    18.2.1划分技术

    18.2.2划分技术比较

    18.2.3偏斜处理

    18.3查询间并行

    18.4查询内并行

    18.5操作内并行

    18.5.1并行排序

    18.5.2并行连接

    18.5.3其他关系运算

    18.5.4运算的并行计算代价

    18.6操作间并行

    18.6.1流水线并行

    18.6.2独立并行

    18.7查询优化

    18.8并行系统设计

    18.9多核处理器的并行性

    18.9.1并行性与原始速度

    18.9.2高速缓冲存储器和多线程

    18.9.3适应现代体系架构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18.10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19章分布式数据库

    19.1同构和异构数据库

    19.2分布式数据存储

    19.2.1数据复制

    19.2.2数据分片

    19.2.3透明性

    19.3分布式事务

    19.3.1系统结构

    19.3.2系统故障模式

    19.4提交协议

    19.4.1两阶段提交

    19.4.2三阶段提交

    19.4.3事务处理的可选择性模型

    19.5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

    19.5.1封锁协议

    19.5.2时间戳

    19.5.3弱一致性级别的复制

    19.5.4死锁处理

    19.6可用性

    19.6.1基于多数的方法

    19.6.2读一个、写所有可用的方法

    19.6.3站点重建

    19.6.4与远程备份的比较

    19.6.5协调器的选择

    19.6.6为可用性而牺牲一致性

    19.7分布式查询处理

    19.7.1查询转换

    19.7.2简单的连接处理

    19.7.3半连接策略

    19.7.4利用并行性的连接策略

    19.8异构分布式数据库

    19.8.1数据统一视图

    19.8.2查询处理

    19.8.3多数据库中的事务管理

    19.9基于云的数据库

    19.9.1云上的数据存储系统

    19.9.2云上的传统数据库

    19.9.3基于云的数据库的挑战

    19.10目录系统

    19.10.1目录访问协议

    19.10.2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

    19.11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六部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信息检索

    第20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20.1决策支持系统

    20.2数据仓库

    20.2.1数据仓库成分

    20.2.2数据仓库模式

    20.2.3面向列的存储

    20.3数据挖掘

    20.4分类

    20.4.1决策树分类器

    20.4.2其他类型的分类器

    20.4.3回归

    20.4.4分类器验证

    20.5关联规则

    20.6其他类型的关联

    20.7聚类

    20.8其他类型的数据挖掘

    20.9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21章信息检索

    21.1概述

    21.2使用术语的相关性排名

    21.2.1使用TFIDF的排名方法

    21.2.2基于相似性的检索

    21.3使用超链接的相关性

    21.3.1流行度排名

    21.3.2PageRank

    21.3.3其他的流行度度量

    21.3.4搜索引擎作弊

    21.3.5将TFIDF和流行度排名度量方法结合

    21.4同义词、多义词和本体

    21.5文档的索引

    21.6检索的有效性度量

    21.7Web的抓取和索引

    21.8信息检索:网页排名之外

    21.8.1查询结果的多样化

    21.8.2信息抽取

    21.8.3问答系统

    21.8.4查询结构化数据

    21.9目录与分类

    21.10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七部分特种数据库

    第22章基于对象的数据库

    22.1概述

    22.2复杂数据类型

    22.3SQL中的结构类型和继承

    22.3.1结构类型

    22.3.2类型继承

    22.4表继承

    22.5SQL中的数组和多重集合类型

    22.5.1创建和访问集合体值

    2.5.2查询以集合体为值的属性

    22.5.3嵌套和解除嵌套

    22.6SQL中的对象标识和引用类型

    22.7OR特性的实现

    22.8持久化程序设计语言

    22.8.1对象的持久化

    22.8.2对象标识和指针

    22.8.3持久对象的存储和访问

    22.8.4持久化C++系统

    22.8.5持久化Java系统

    22.9对象-关系映射

    22.10面向对象与对象-关系

    22.11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23章XML

    23.1动机

    23.2XML数据结构

    23.3XML文档模式

    23.3.1文档类型定义

    23.3.2XML Schema

    23.4查询和转换

    23.4.1XML树模型

    23.4.2XPath

    23.4.3XQuery

    23.5XML应用程序接口

    23.6XML数据存储

    23.6.1非关系的数据存储

    23.6.2关系数据库

    23.6.3SQL/XML

    23.7XML应用

    23.7.1存储复杂结构数据

    23.7.2标准化数据交换格式

    23.7.3Web服务

    23.7.4数据中介

    23.8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工具

    文献注解

    第八部分高级主题

    第24章高级应用开发

    24.1性能调整

    24.1.1提高面向集合的特性

    24.1.2批量加载和更新的调整

    24.1.3瓶颈位置

    24.1.4可调参数

    24.1.5硬件调整

    24.1.6模式调整

    24.1.7索引调整

    24.1.8使用物化视图

    24.1.9物理设计的自动调整

    24.1.10并发事务调整

    24.1.11性能模拟

    24.2性能基准程序

    24.2.1任务集

    24.2.2数据库应用类型

    24.2.3TPC基准程序

    24.3应用系统开发的其他问题

    24.3.1应用系统测试

    24.3.2应用系统移植

    24.4标准化

    24.4.1SQL标准

    24.4.2数据库连接标准

    24.4.3对象数据库标准

    24.4.4基于XML的标准

    24.5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25章时空数据和移动性

    25.1动机

    25.2数据库中的时间

    25.2.1SQL中的时间规范

    25.2.2时态查询语言

    25.3空间与地理数据

    25.3.1几何信息表示

    25.3.2设计数据库

    25.3.3地理数据

    25.3.4空间查询

    25.3.5空间数据的索引

    25.4多媒体数据库

    25.4.1多媒体数据格式

    25.4.2连续媒体数据

    25.4.3基于相似性的检索

    25.5移动性和个人数据库

    25.5.1移动计算模型

    25.5.2路由和查询处理

    25.5.3广播数据

    25.5.4连接断开与一致性

    25.6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26章高级事务处理

    26.1事务处理监控器

    26.1.1TP监控器体系结构

    26.1.2使用TP监控器进行应用协调

    26.2事务工作流

    26.2.1工作流说明

    26.2.2工作流的故障原子性需求

    26.2.3工作流执行

    26.2.4工作流恢复

    26.2.5工作流管理系统

    26.3电子商务

    26.3.1电子目录

    26.3.2市场

    26.3.3订单结算

    26.4主存数据库

    26.5实时事务系统

    26.6长事务

    26.6.1不可串行化的执行

    26.6.2并发控制

    26.6.3嵌套事务和多级事务

    26.6.4补偿事务

    26.6.5实现问题

    26.7总结

    术语回顾

    实践习题

    习题

    文献注解

    第九部分实例研究

    第27章PostgreSQL

    27.1概述

    27.2用户界面

    27.2.1交互式终端界面

    27.2.2图形界面

    27.2.3编程语言接口

    27.3SQL变化和扩展

    27.3.1PostgreSQL类型

    27.3.2规则和其他主动数据库特征

    27.3.3可扩展性

    27.4PostgreSQL中的事务管理

    27.4.1PostgreSQL的并发控制

    27.4.2恢复

    27.5存储和索引

    27.5.1表

    27.5.2索引

    27.6查询处理和优化

    27.6.1查询重写

    27.6.2查询规划和优化

    27.6.3查询执行器

    27.6.4触发器和约束

    27.7系统结构

    文献注解

    第28章oracle

    28.1数据库设计和查询工具

    28.1.1数据库和应用设计工具

    28.1.2查询工具

    28.2SQL的变化和扩展

    28.2.1对象-关系特性

    28.2.2Oracle XML DB

    28.2.3过程化语言

    28.2.4维度

    28.2.5联机分析处理

    28.2.6触发器

    28.3存储和索引

    28.3.1表空间

    28.3.2段

    28.3.3表

    28.3.4索引

    28.3.5位图索引

    28.3.6基于函数的索引

    28.3.7连接索引

    28.3.8域索引

    28.3.9划分

    28.3.10物化视图

    28.4查询处理和优化

    28.4.1执行方法

    28.4.2优化

    28.4.3并行执行

    28.4.4结果高速缓存

    28.5并发控制与恢复

    28.5.1并发控制

    28.5.2恢复的基本结构

    28.5.3Oracle数据卫士

    28.6系统体系结构

    28.6.1专用服务器:内存结构

    28.6.2专用服务器:进程结构

    28.6.3共享服务器

    28.6.4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28.6.5自动存储管理器

    28.6.6Oracle Exadata

    28.7复制、分布以及外部数据

    28.7.1复制

    28.7.2分布式数据库

    28.7.3外部数据源

    28.8数据库管理工具

    28.8.1Oracle企业管理器

    28.8.2自动工作负载存储

    28.8.3数据库资源管理

    28.9数据挖掘

    文献注解

    第29章IBM DB2 Universal Database

    29.1概述

    29.2数据库设计工具

    29.3SQL的变化和扩展

    29.3.1XML特性

    29.3.2数据类型的支持

    29.3.3用户自定义函数和方法

    29.3.4大对象

    29.3.5索引扩展和约束

    29.3.6Web服务

    29.3.7其他特性

    29.4存储和索引

    29.4.1存储体系结构

    29.4.2缓冲池

    29.4.3表、记录和索引

    29.5多维聚簇

    29.5.1块索引

    29.5.2块映射

    29.5.3设计考虑

    29.5.4对现有技术的影响

    29.6查询处理和优化

    29.6.1存取方法

    29.6.2连接、聚集和集合运算

    29.6.3对复杂SQL处理的支持

    29.6.4多处理器查询处理特性

    29.6.5查询优化

    29.7物化的查询表

    29.7.1查询路由到MQT

    29.7.2MQT的维护

    29.8DB2中的自治特性

    29.8.1配置

    29.8.2优化

    29.9工具和实用程序

    29.10并发控制和恢复

    29.10.1并发与隔离

    29.10.2提交与回滚

    29.10.3日志与恢复

    29.11系统体系结构

    29.12复制、分布和外部数据

    29.13商务智能特性

    文献注解

    30章Microsoft sql server

    30.1管理、设计和查询工具

    30.1.1数据库开发和可视化数据库工具

    30.1.2数据库查询和调优工具

    30.1.3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30.2SQL变化和扩展

    30.2.1数据类型

    30.2.2查询语言增强

    30.2.3例程

    30.2.4带过滤的索引

    30.3存储和索引

    30.3.1文件组

    30.3.2文件组内的空间管理

    30.3.3表

    30.3.4索引

    30.3.5分区

    30.3.6在线创建索引

    30.3.7扫描和预读

    30.3.8压缩

    30.4查询处理和优化

    30.4.1编译处理概述

    30.4.2查询简化

    30.4.3重排序和基于代价的优化

    30.4.4更新计划

    30.4.5优化时的数据分析

    30.4.6部分搜索和启发式搜索

    30.4.7查询执行

    30.5并发与恢复

    30.5.1事务

    30.5.2封锁

    30.5.3恢复和可用性

    30.6系统体系结构

    30.6.1服务器上的线程池

    30.6.2内存管理

    30.6.3安全性

    30.7数据访问

    30.8分布式异构查询处理

    30.9复制

    30.9.1复制模型

    30.9.2复制选项

    30.10.NET中的服务器编程

    30.10.1.NET基本概念

    30.10.2SQL CLR宿主

    30.10.3可扩展性协定

    30.11XML支持

    30.11.1本地存储和组织XML

    30.11.2查询和更新XML数据类型

    30.11.3XQuery表达式的执行

    30.12SQL Server服务代理

    30.13商务智能

    30.13.1SQL Server集成服务

    30.13.2SQL Server分析服务

    30.13.3SQL Server报表服务

    文献注解

    第十部分附录

    附录A详细的大学模式

    参考文献

    索引

    软件截图

    下载地址 电脑版

    点击报错 软件无法下载或下载后无法使用,请点击报错,谢谢!

    用户评论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0)

    昵称:
    请不要评论无意义或脏话,我们所有评论会有人工审核.
    字数: 0/500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